鼎鼐(鼎鼐的拼音)

更新:2024-04-19 03:29:50  分享:wangsihai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鼎鼐,以及鼎鼐的拼音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本文目录一览:

鼎鼐是什么意思

鼎鼐

[ dǐng nài ]

基本解释

1. 鼎和鼐。古代两种烹饪器具。

2. 比喻宰相的职位。

详细解释

1. 鼎和鼐。古代两种烹饪器具。

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故昼游乎江湖,夕调乎鼎鼐。” 宋 张邦基 《墨庄漫录》卷七:“予以谓古之鼎鼐皆无盖,而足皆圆直无作兽形者,此乃敦耳。”

2. 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。

唐 苏颋 《唐紫微侍郎赠黄门监李乂神道碑》:“鼎鼐递袭,簪缨相望。” 元 汪元亨 《雁儿落过得胜令·归隐》曲:“惭居鼎鼐官,笑领烟霞伴。” 清 李渔 《玉搔头·分任》:“急递盐梅信,飞传鼎鼐家。”参见“ 鼎鼐调和 ”。

鼎鼐怎么读

鼎鼐读法是[dǐng nài],词语详细介绍如下:

1、基本释义:鼎鼐,汉语词语,意思是鼎和鼐,古代两种烹饪器具,《战国策楚策四》故昼游乎江湖,夕调乎鼎鼐。宋张邦基《墨庄漫录》卷七,予以谓古之鼎鼐皆无盖,而足皆圆直无作兽形者,此乃敦耳。

2、出处:唐苏颋《唐紫微侍郎赠黄门监李乂神道碑》鼎鼐递袭,簪缨相望。元汪元亨《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》曲,惭居鼎鼐官,笑领烟霞伴。元郑光祖 《老君堂》第二折,鼎鼐调和理庶民,安邦定国立功勋。明黄元吉《流星马》第四折,文官每按四时调和鼎鼐,武将每定八方威镇华夷,则愿的千千年社稷安宁。

3、古籍:明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七回《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》吾皇提剑清寰海,创业垂基四百载,桓灵季业火德衰,奸臣贼子调鼎鼐。青蛇飞下御座傍,又见妖虹降玉堂;群盗四方如蚁聚,奸雄百辈皆鹰扬。吾侪长啸空拍手,闷来村店饮村酒,独善其身尽日安,何须千古名不朽。清李渔《玉搔头分任》急递盐梅信,飞传鼎鼐家。

鼐字怎么读

■鼐拼音:nài,笔画数:14画,部首:鼎。

■ 基本释义

• 大鼎。

■ 鼐组词

鼎鼐、调和鼎鼐、鼎鼐和

■扩展

鼎鼐读音:dǐng nài

词语释义:

1.鼎和鼐。古代两种烹饪器具。

2.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。

注释:

大臣:

1.官职尊贵之臣。

2.清代用为官号。如内官有总管大臣﹑军机大臣等﹐外官有参赞大臣﹑领队大臣等﹐特遣的称钦差大臣。至清末尽改各部尚书为大臣﹐侍郎为副大臣。现亦用作君主国家高级官吏之称。

相等:

1.犹相同。

2.等待。

执政:

1.掌管国家政事。

2.掌握国家大权的人。

3.主管某一事务的人。犹执事。

4.宋金某些高级官员的通称。

5.北洋军阀时期的官职名。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,皖系军阀段祺瑞组织临时政府,任“执政”。

6.执正,主持正义。

器具:

用具。

烹饪:

烹调;烧饭煮菜:擅长烹饪|蔬食以同烹饪。

调和鼎鼐什么意思

题库内容:

鼎: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,三足两耳;鼐:大鼎。于 鼎鼐 中调味。 比喻 处理 国家 大事。多指宰相职责。

成语出处: 《旧唐书·裴度传》:“果闻勿药之喜,更喜调鼎之功。”

成语例句: 司徒 ,你怎生立一人之下,坐万人 之上 , 调和鼎鼐 ,燮理阴阳。

繁体写法: 调咊鼎鼐

注音: ㄊㄧㄠˊ ㄏㄜˊ ㄉㄧㄥˇ ㄣㄞˋ

成语语法: 作谓语、宾语;多指宰相职责

感情.色彩: 中性成语

成语结构: 动宾式成语
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
成语谜语: 宰相职责

关于鼎鼐和鼎鼐的拼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